_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16年度十大爛片排行榜


按照往年慣例,在選十大愛片之前,一定要先來個年度爛片排行榜暖暖身。

所以以下選出了我今年看的電影中,個人心裡最不喜歡的十部片,有的是因為期望過高導致更加失望,有的是因為劇本無法說服我,有的是因為……嗯……它就是很難看。

總而言之以下片單完全依我的喜好所選,非常主觀。

有舊片也有新片,排序按照觀影時間,無分名次先後。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Brødre)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Brødre)
   
趕在年末前狂看電影補進度,意外獲得了這一部大驚喜。我對這種談成長與老去、時間流逝的主題一向沒有抵抗力。
   
它號稱挪威版《年少時代》(Boyhood),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花了十二年拍同一批演員,本片導演阿絲洛霍姆(Aslaug Holm)則是用八年時間記錄自己兩個兒子的成長過程,不但奪下挪威奧斯卡最佳導演大獎,也是201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單元首獎的得主。而且本片除了在挪威外,唯一有商業發行上映的國家就是台灣!
   
費時八年的拍攝,兩個小男孩從天真爛漫的稚嫩到敏感浮躁的青春期,對於夢想、未來、家人和自己的想法也一點一滴轉變,看似平淡瑣碎的片段,卻因剪接串連成動人的家庭詩篇,開頭與結尾的躍入大海更是蘊含深意。透過身兼導演的母親的攝影機,觀眾除了感受到鏡頭下那股濃郁得化不開的溫柔,看著他們逐漸長大,更讓人深刻體會到何謂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也理解了母親看著兒子日益成長的心情與感慨。



   
這部電影既是媽媽留給兒子的一封家書,記述了他們的童年與她的家族史,也是她寫給自己的人生省思。何時該放手,何時該按下停止鍵,不管是孩子或她自己都曾經問過「為什麼還不結束拍攝?」明明素材已經夠多,但就是捨不得完成這部影片,因為停止意味著這一個階段的結束,他們即將離開走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對母親來說,這樣的放手始終格外艱難。
   
我很喜歡這部片呈現出的家族情感,在媽媽的目光下,兄弟親密無間卻又彼此競爭,父母與子女間愛著對方但又偶有隔閡,就如同所有家庭一樣真實也動人。

   
但更讓我特別著迷的,是這樣看似普通的家庭關係中,卻又牽扯著不平凡的拍攝者與被攝者的兩種角色。即使母子相處宛若摯友,但親子間本就存在權力關係,現在又身兼立場不同的創作者與主角,片中小男孩就曾抗拒鏡頭的拍攝,要求「導演」關掉攝影機他才願意告訴「媽媽」;「媽媽」也曾跨過導演的身份,勸告鬧彆扭不肯上課的「兒子」,這雙重角色的拉鋸和相處打破了傳統家庭電影的框架,導演與表演者在鏡頭內外的互動,也讓觀眾看見了更自然不做作的親情牽絆。



   
然後真的要說,這兩個男孩小時候簡直要可愛死,不管是童言童語或兩個人相處的時候,不要說媽媽了,連觀眾的心都快要被融化啦。各種生活中的元素也總讓人會心一笑,練團時唱了T.N.T,喜歡Green Day所以跑去染了黑髮還穿耳洞,哥哥是利物浦而弟弟是曼聯迷,而且控制狂哥哥和又討厭又喜歡哥哥的弟弟,一直讓我無法自拔的想起綠洲那兩兄弟啊。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 #Brødre #Brothers
#挪威年少時代
#牆上貼的海報還是托雷斯在的時候呢
#二十幾歲的時候還是金髮就……
#大部分男生還是喜歡比較酷比較成熟的深髮色
#原來如此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漫長的藉口》(永い言い訳)


《漫長的藉口》(永い言い訳)
   
趕在它下片前去看了最後一場在光點台北的放映,真心覺得幸好有衝,因為我真的太喜歡這部片了,是今年看到最喜歡的日本電影之一。
   
故事描述知名作家衣笠幸夫的妻子於一場旅行途中意外身亡,但接到消息時他正與外遇對象在家中廝混。後來在因緣際會下,他認識了當時和妻子一起遇難的好友的丈夫陽一,並在罪惡感與愧疚驅使下,自告奮勇要替忙於工作的陽一照顧兩個孩子。在這段與陽一一家人相伴的時光中,幸夫封閉已久的內心慢慢甦醒,重新憶起了如何去愛別人……
   
今年看了不少談喪親之痛的電影,《漫長的藉口》卻是最打動我的一部。



本木雅弘飾演的男主角幸夫其實是個非常不討喜的爛男人,從第一場他和深津繪里飾演的妻子的對手戲,就可以看出他的自私與自大。他是個極度自我中心的人,以寫作為業讓他不必面對人群,身邊從妻子到出版社員工、助理,周圍的世界既小又只繞著他轉,造就他習慣性的忽視他人的想法,妻子的同事還曾在喪禮上大罵他「沒有想過夏子也有自己的人生嗎?」
   
幸夫同時也是個習慣逃避的男人,或許是生活圈的狹窄,也或許他本性就是如此。他不願接家裡電話,因為不想應付粉絲和媒體;年輕時與妻子重逢,因為怕丟臉所以隱瞞了自己跑遍出版社的事;當小灯因海鮮過敏性休克時,他第一個反應是大罵餐廳沒有先確認幼童狀況;面對妻子的死去,他更是一滴眼淚都沒有掉過,甚至只想轉身躲進小三的溫柔鄉裡。
   
但這樣一個讓人忍不住要厭惡的男人,卻因為開始照顧陽一家的兩個孩子,重新省視了自己的人生,也讓觀眾慢慢的理解了他的平凡與悲哀。幸夫並不是個壞人,他只是被經年累月的生活形塑成了這副模樣,過度自我讓他忠於慾望,逃避性格則讓他將那些自責與負罪感深埋心底。
   


中段的家庭煮夫生活,讓人幾乎忘了他過去是個多爛的人,就如同池松壯亮飾演的助理曾對他說的:「帶小孩是男人的免死金牌,感覺所有的壞事都能一筆勾銷,忘了自己又愚蠢又人渣。」可是那些沉到最底的良心譴責從來沒消失過,那些壞事也沒有被遺忘,只是在等待時機浮出水面。當他跟陽一一家越親近越快樂,他就越明白自己過去做錯過什麼、失去了些什麼,他就越清楚自己未來會遭遇什麼,他就越痛苦。
   
他看著自己用心愛著的孩子並不屬於他,他看著那個家逐漸不再需要他,他發現原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許多不同的「他人」堆疊拼湊而成的,但是他的人生已經沒有了可以珍惜的人,他失去了曾經愛他的人,他的人生空無一物,這才是他一直想逃避的真相。不願意面對妻子離開這件事,不是因為仍然愛著她,而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承受那些愧疚,不知道該如何填補那塊妻子離開後的空白。
   
導演西川美和曾在接受專訪時說過,這部電影是受了五年前的311大地震所啟發。雖然電影中完全沒有提到這場災難,但是西川美和的意思其實並不難體會,《漫長的藉口》乍看之下是一部談喪親之痛的電影,但其實它帶給觀眾的體悟卻遠遠超過於此。它透過死亡與告別的衝擊,迫使主角去省思自己的過往,它敘述的是關於人心的清創與修復,明白人生是建構在什麼基礎上,而自己的人生又缺少了什麼,學著正視自己的錯誤,與痛苦和懺悔共存,並重新回憶起如何去愛別人,才是它最重要的主旨。

   
整個故事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透過幸夫與妻子的互動,以及面對妻子離去的態度,勾勒出男主角的性格,讓觀眾對這個角色產生滿滿的不諒解。第二段描述他加入了陽一的家庭,和真平與小灯相處融洽,這一段中不管是色調或劇情都溫暖美好,觀眾對這個角色的看法也有所轉變。第三段則是引爆了前段埋下的伏筆,打破他們平靜溫馨的生活,開始挖掘幸夫有了裂痕的內心,透過他的成長與邁入下一階段的人生,結束了這段旅程,觀眾對這個角色也從不諒解到了理解。
   
非常喜歡西川美和對於三段故事的安排與設計,每個細節都是構成整個故事的重要元素,初看時也許不會意識到,但看完整部片再細細回想,卻會發現她是用一種平緩卻穩定的節奏,在把這個故事的層次越切越深,鋪陳的幅度拿捏得很精準,人物也都在慢慢的有所變化,所以當角色情緒爆發時,或是劇情產生轉折改變時,觀眾並不會覺得突兀或描寫不夠,只會驚嘆於它的前後呼應、從頭到尾串連得一氣呵成。
   
我尤愛第二段轉到第三段那裡,看著幸夫、真平與小灯,他們明明生活得如此快樂,一起做飯打掃料理家務,接送兩個孩子上下課,幸夫好像又找回了愛人的能力。和陽一四個人一起去海邊玩的那裡,更是幸福的最高潮,我當下腦海裡想著的都是「這就是為什麼要支持多元成家啊~」、「萌萌要崩潰了嗎」這種開心的垃圾murmur,但很快的你就感覺到,那原來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也正是那些美好讓後面的崩毀顯得更加殘酷。出現在幸夫眼前的夏子賺走了我不少眼淚,但現在想來,那其實是在暗示我們她還沒有真正的離開,幸夫還沒有真正的接受與面對這件事。 


   
一直跟陽一說要忘記、要好好生活下去的幸夫,其實才是最沒有忘記妻子的離開的人。當他無意中發現一封妻子沒有寄出的簡訊,裡面寫著「我不愛你了,一點也不愛了」的時候,他憤怒的將手機摔到了地上。那種憤怒來源近似於惱羞成怒,即使他也已經不愛妻子了,但是「我為你失去了一切,我為你承受這麼多痛苦和悔悟,你卻不愛我了」,一直習於逃避現實的幸夫,被這封簡訊逼得必須直面真實,一個他困惑卻又無能為力的真實,因為他再也無法確認妻子真正的想法是什麼,而不管妻子活著與否,他似乎都注定將失去她。
   
幸夫最後在匆匆疾駛的火車上,寫下了「人生是非己」這五個字,不但點破了整個故事想傳達出的體悟,也完整的概括了他的前半生、寄託了他的後半生。在喪禮上被妻子同事痛罵他不尊重別人的人生,被情人戳破他其實從來都不是在做「愛」,我本來以為都只是為了強調他的自我中心,但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人生究竟缺少了什麼。


片名《漫長的藉口》的日文原文是「永い言い訳」,西川美和曾說過,她在寫小說時最初選用的書名是「長い言い訳」,後來稍做更改選擇了「永い言い訳」,因為日文的「長い」和「永い」雖然意思相近,但前者只是「長的」,後者則有「永久」的含意。
   
在故事中,幸夫將這段時間內的逃避和經歷的成長,寫成了與電影同名的《漫長的藉口》一書出版,意指過去總是找各種理由來封閉內心的自己。不過在看了西川美和這段話後,我更明白了她之所以要更改片名的理由,因為漫長的將不是只有這一段時間,更是指他未來的人生,那些傷痛與悔意,他必須在往後的漫長道路上背負到最後,到永遠。
   

本木雅弘這次真的將這個角色詮釋得超級好,每一段演出都極為細膩的表達出情緒的轉折變化,傳達出豐厚又有層次的內心想法,讓一個剛開始不受觀眾喜愛的男主角,最後卻能成功的得到人們的理解。真的很看好他憑本片再拿下幾座影帝獎。
   
另一位重要的男性角色是竹原Pistol飾演的陽一,他確實非常適合這個角色,熱情衝動又善良質樸,跟本木雅弘的角色完全相反,但對起戲來卻絲毫不遜色。
   
深津繪里的戲份雖然不多,可是每場都有著很關鍵的作用,至今仍難以忘記她清晨在車上看著窗外的表情,那樣彷彿有著千言萬語,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她為何而憂傷的表情。不過她現在是什麼丈夫外遇的妻子專業戶嗎,在《岸邊之旅》和這部裡都是,而且一次是被蒼井優、一次是被黑木華搶老公,都是一些清純善良長相的小三欸。XD
   
最後一定得提片中兩個重要的小孩演員,真的演得太棒了,我看完立刻搜尋他們以前演過什麼作品,然後震驚的發現他們兩個竟然都是素人。西川美和雖然師承是枝裕和,但我總覺得他們風格手法其實完全不同,唯一例外是在指導和拍攝小演員這一點上,兩人真的都很厲害啊,很能挖掘出小孩子的真情流露和表演才華。
   
#漫長的藉口 #TheLongExcuse #永い言い訳
#西川美和 #本木雅弘 #深津繪里 #竹原Pistol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才剛上映一週的《樂來越愛你》,絕對是近期好評最多的一部電影,幾乎所有去看過的朋友都一致讚賞狂推,加上幾個獎項也都拿了或入圍了不少項,不管是人氣還是聲勢都顯得越來越旺,台灣票房預料也會有不錯的成績。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繼《進擊的鼓手》(Whiplash)後再次挑戰音樂題材,他將背景拉到洛杉磯,穿插歌舞片形式,勾勒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愛情故事,描述那些懷抱著夢想的藝術家們,是如何在圓夢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又是如何在自我實現及毀滅自我的現實中擺盪掙扎。
   
劇情架構雖然簡單,乍看之下只是落魄鋼琴家和懷抱明星夢的小演員,在洛杉磯這個夢想之城相遇相愛,一同攜手追夢的故事。但導演很厲害的融入多種元素,巧妙置入許多向經典的致敬和翻轉,拍攝手法較以往的歌舞片有更多新意,並透過劇情反思了人們對守舊和創新的看法,讓這個看似老套的故事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感覺。


   
這個故事的背景雖是在現代繁華的大都市,片中卻充滿了復古情懷,場景與色彩運用,男女主角的衣著打扮,依然動人的老派約會,爵士樂與獨角戲,《北非諜影》和《養子不教誰之過》,如果不是人人手上都拿著智慧手機,我有時幾乎會忘了這是哪個年代的故事。
   
我最喜歡這片的一點,正是它塑造出了這種獨一無二的情調,同時融合了創新與古典的氛圍,讓各種懷舊元素放在現代也不會顯得不合時宜,甚至更能凸顯整個故事想傳遞出的浪漫主旨,那些即使物換星移、時空更迭,也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的,追尋夢想的人們。
   
第二個讓人不得不大讚的,是《樂來越愛你》強大又豐富的音樂底蘊,作為一部音樂電影完全沒有讓人失望,不管是歌曲或配樂都是高水準之作,既襯托了角色心境也將觀眾帶入情緒裡,卻又不至於壓過劇情,讓電影變成了MV,故事淪為為音樂服務(對我在偷婊《不過就是世界末日》),可以想見這張電影原聲帶勢必將大為暢銷。
   


而片中多場歌舞橋段也讓人看得目不轉睛,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讓情緒更加連貫流暢,除了開頭在公路車陣中的百人歌舞外,艾瑪史東(Emma Stone)和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的踢踏舞,在天文台的星空中共舞也都非常精彩出色。

   
我尤其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尾,鏡頭畫面那樣的美麗夢幻,雷恩葛斯林的歌聲那樣深情動人,但是你知道那一輪甜美的舞背後是心碎,千言萬語盡在那一個眼神交會裡。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圓夢的故事,可看到結局後,我卻覺得這是一個打破幻想的故事,為了夢想為了追求自我,你願意放棄什麼?願意放棄多少?玫瑰與麵包、愛情與夢想,終究不可兼得。
   
兩位主角艾瑪史東和雷恩葛斯林的螢幕情侶化學反應實在驚人,他們的演技本來就有一定水準,在這部片裡更是魅力爆棚,尤其是雷恩葛斯林,幾場自彈自唱根本秒殺一片女心(包括我的)啊,真想拜託他好好經營Dead Man's Bones這個樂團。



   
只是不知道是我最近的口味變得越來越冷門了,還是事前被各種讚譽影響,導致期待過高,我倒沒有原本想像中的喜愛這部片,本來聽說會哭慘而特地準備的衛生紙也是半張都沒有用到。
   
比起開頭的驚艷和充滿餘韻的尾聲,中段顯得較為薄弱,兩人面臨的考驗不難想像和理解,但鋪展得卻還是稍嫌不夠細緻深刻,無法讓人真正的感受到那種無奈與拉扯,沒有「相愛卻不能相守」的無力和掙扎,相較於對夢想和現實的刻劃,這一段在情感上的詮釋就比較沒那麼動人了。
   
不過我還是滿看好這部在獎季的表現,它確實為歌舞片類型開創出了不同的風格,而且故事討喜動人、整個製作水準也相當高。我也很認同艾瑪史東在接受訪問時曾說的,希望能有更多原創且獨特的故事可以出現在大螢幕上。
   
#樂來越愛你
#LaLaLand
#拉拉鍊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新居風暴》(The Salesman)


《新居風暴》(The Salesman)
   
那天連續看了《夜行動物》和《新居風暴》,雖然兩部片的主軸、走向和風格完全不同,但巧合的是,兩個故事剛好都在描述男主角追查傷害妻子的兇手。
   
《新居風暴》是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繼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後的最新作品,在坎城影展拿下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劇本獎。
   
故事描述一對演員夫妻因故匆忙搬進新家,但妻子卻在某一天被闖入家中的外人襲擊,身受重傷並對這間屋子產生了恐懼與排斥。忙於表演與教書的丈夫,同時還必須照顧安撫受了驚嚇的妻子,逐漸身心俱疲,情緒也越發緊繃,偶然間發現兇手不慎遺落的線索後,他決定靠自己查出真相、抓出傷害妻子的兇手。
   
和《分居風暴》一樣,本片關注的題材仍舊是伊朗的社會現況,點出了男女間的權力關係,那些隱晦不提卻左右了整個故事的「性」和交易,人性中的恨怒與寬恕,並以《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的戲中戲模式呼應了現實中的狀況。



   
和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有些相似,「性」這個話題至今仍是帶著隱晦色彩的,女性在面對性犯罪的態度,即使錯不在自己,也還是會覺得那是丟臉而可恥的。這也是為什麼妻子堅持不願報警,她不願公開對大眾談論自己受的傷害,更不願自己的貞操要被眾人指指點點。
   
對丈夫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妻子強調什麼都沒發生,雖然他深愛著妻子也非常心疼她,但他還是無法自拔的懷疑起妻子的貞操。無法說出口的質問滋長成龐大的壓力和焦慮,甚至忍不住怪罪受了傷害的她,為什麼要開門、為什麼不小心一點、為什麼不肯吃藥睡覺、為什麼不報警、為什麼情緒這麼反覆無常。
   
丈夫決心追兇,除了想為妻子討回公道外,某種程度上也是將自己的憤怒、來自外人閒言閒語的壓力與對妻子說不出口的質疑轉移到兇手身上。長久以來處在伊斯蘭與父權社會結構下,還有來自鄰居親友的過度關心與異樣眼光,他即使知道妻子是無辜的受害者,仍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怒氣與埋怨。
   


當兇手出現後,丈夫堅持要報復,與妻子的寬恕更形成強烈對比。該決定原不原諒的人想要放下,但旁人卻反而想為她伸張正義,甚至數度要求她離開、不要管這件事,男女間的權力關係在此一覽無遺。只是我也一直在思考,妻子的原諒究竟是因為真的寬恕了,還是只是想要快點結束這件事,不希望惡夢一直被重提,不想讓更多人知道她的遭遇呢?
   
看完這部片讓我想起達頓兄弟的《沒有名字的女孩》(La Fille inconnue),同樣是以一個沒有出現的妓女發展出整個故事,也同樣有著追查兇手的情節,但是比起《沒有名字的女孩》後期的不知所云和生硬轉折,《新居風暴》明顯處理得更好,沒有太戲劇化的設計,卻透過現實情境傳達出對社會的剖析與反思。
   
#新居風暴 #TheSalesman #Forushande
#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Farhadi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


《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
   
在《安曇春子行蹤不明》裡,女主角安曇春子曾經這麼說:「優雅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復仇。」但在《夜行動物》裡或許還可以加上這麼一句:「更好的報復是當個小說家。」
   
等了七年終於盼來了湯姆福特(Tom Ford)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夜行動物》從選角開拍到參加威尼斯影展並得獎,一直都是媒體焦點,我自然也對它有著很高的期待。看完後覺得整體而言確實是水準很高的佳作,頗值得進電影院一看,只是雖然不會失望,但真說起來不足之處也還是不少。
   
湯姆福特拍的片,美學品味當然是沒有話說,不管是服裝設計或美術場景都讓人讚嘆不已,色彩與空間的完美運用,更讓鏡頭畫面呈現出他個人的獨特美感。配樂也總是剛剛好貼合角色心境與當下氛圍,不過分搶戲,而是低調卻精準的掌控著觀眾隨著劇情起伏的情緒。

   
整部片的主軸是因愛而生的報復,還有圍繞在旁的那些名利與野心,金錢物質生活下的空虛,對於未來的追求和目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背叛,乍看之下都是湯姆福特可以處理得很好的材料,而成果也證明他確實端出了一盤華麗又風味十足的作品。



   
真正的男主角愛德華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面,但是他藉著筆下虛構出的小說角色,成功的對前妻蘇珊進行了冷酷的報復,戳破她光鮮亮麗外表底下的空虛迷惘,迫使她在每個失眠的夜裡回想過去的美好,並為了自己從前的抉擇感到萬分懊悔。
   
愛德華有沒有過著優雅的生活觀眾不知道,但不管是持續朝著二十年前的目標邁進,依然故我的在小說裡以自己為範本創作,或是要以過去不被信任的才華來進行報復,對蘇珊來說無疑都是一記又一記響亮的巴掌與莫大的諷刺。
   
這部片最大的看點之一,是關於小說和現實中的巧妙呼應,也正是愛德華精心設計的、要讓蘇珊步向崩潰和絕望的復仇佈局。小說裡不管是角色的設定或劇情的安排,皆與蘇珊的人生有著重疊與相似的地方,恰似愛德華的小說男主角湯尼、死去(離開湯尼)的妻子、屍體和母親相擁著的女兒,都對應著她與愛德華之間的關係。
   
湯尼的妻女因為他的軟弱而死去,蘇珊也同樣因為愛德華的軟弱選擇離開。當她看著小說裡慘死的女兒,心驚膽顫的打電話給自己的孩子確認平安時,愛德華的用意除了逼使她更加感同身受,或許某部分也是在控訴蘇珊當年殺了他們的孩子。
   
隨著小說的進行,蘇珊關於過去兩人的回憶不斷被喚醒,她也入戲得越來越深。當湯尼因為失去與恨意爆發後,她對故事角色的情感投射也到了最高點,虛構與真實模糊了界限,愛德華是湯尼,或是湯尼是愛德華,她終於落入了前夫的陷阱裡,她愛上了那個不知道是湯尼還是愛德華的男人,並將迎來無止盡的等待,還有與當年如出一轍的遺棄。



   
演員表現得都很出色,除了女主角艾美亞當斯(Amy Adams)和男主角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的演技依舊維持高水準之外,一干配角也都很亮眼,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將硬漢警探拿捏得恰如其分,而亞倫泰勒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更是本片最大驚喜,對於反派壞蛋的詮釋非常讓人驚艷。
   
個人覺得稍嫌不足的,是小說與現實的畫面交錯銜接得不夠好,切換得不夠流暢,我滿期望會有更有創意與巧思的轉換的。而且雖然故事主軸很有意思,但層次還是有些不夠豐富,架構略微鬆散。不過即使有點小缺點,整部片還是相當吸引人,情緒張力很強,也讓人更期待湯姆福特的下一部片啦。
   
#夜行動物 #NocturnalAnimals
#湯姆福特 #TomFord
#優雅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復仇
#更好的報復是當個小說家
#買台耐撞的好車超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