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私法拘留》(Ma' Rosa)


《私法拘留》(Ma' Rosa)
   
曾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獎的菲律賓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去年以《私法拘留》這部片成功將賈桂琳荷西(Jaclyn Jose)推上了坎城最佳女演員寶座,打敗在《她的危險遊戲》(Elle)裡表演精湛的伊莎貝雨蓓,而這一切憑的全是片末的一串魚蛋?
   
為了維持一家六口的生計,羅莎媽媽除了和丈夫一同經營一間小雜貨店,私底下也在做著販賣非法藥品的生意。某天警察接獲密報逮捕了她與丈夫,並要求他們拿錢來換取自由,她的孩子們在這一天一夜裡,想盡辦法四處奔走籌錢,只為了救出父母……
   
全片以手持跟拍的方式拍攝,營造出宛若紀錄片的寫實感。大量沒有對焦與沒有重點的畫面,在昏暗光線下搖搖晃晃的鏡頭,更貼近了錯綜複雜的貧民窟和混亂不安的角色心境,加深了一種在看偷拍影帶的感覺,彷彿我們真的在窺視著菲律賓底層生活與腐敗的政府體系。
   
   
從電影中不難看出警察在當地的職權有多大,絲毫不在乎程序,可以隨意動用暴力,甚至明目張膽的向人民勒索。從上級到下屬都在濫用一身警服榨取金錢,平民老百姓在他們面前只能點頭哈腰,對他們的威脅照單全收,小人物的無奈與苦楚在這部片裡表露無遺。
   
尤其昨天看到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為日前南韓商人被警察綁架撕票的案件道歉,更讓人感覺到當地警察的風紀問題有多嚴重。就如同本片導演曼多薩自己說過的,他們揭露了菲律賓警察體系腐敗的一面,但所呈現出的這些,卻不過是首都每一個區域內的尋常風景。
   
雖然要強調警察的濫權,《私法拘留》卻沒有選擇奉公守法的良好公民來當主角,而是從一對販毒的父母出發,讓觀眾看見這一個家庭為了生計做出了什麼選擇,表面上的非法與合法,不代表背後的道德與正義與否。維持自尊與骨氣的活著固然令人尊敬,但從羅莎與丈夫走上險路,再看到三個孩子各自放下臉面的選擇,那才是生活最艱難卻最真實的樣貌。
   
   
作為一部電影片名的由來,賈桂琳荷西的戲份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多,電影裡對於羅莎媽媽這個角色也刻畫得沒有那麼重,不論是作為一個家庭的支柱,或是在推動故事進行方面,都讓人覺得雖然能夠理解,卻並不是那麼的有說服力。
   
但能拿下坎城最佳女演員,她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確實在有限的戲份裡將這個角色做了最大的發揮,完美的詮釋了一個在生存壓力下,拼命抵抗奮勇搏鬥的母親。在那一場經典又精彩的魚蛋戲裡,看著羅莎媽媽眼角蓄積的淚水,那種被生活追趕得無處可逃的疲憊,好不容易有個瞬間可以放下一直以來聳起強撐的肩膀,可憂慮茫然與陰霾卻還是壓在心頭,整段都非常讓人動容。
   
   
不過這片也還是有些稍嫌不足的地方,雖然揭露警察貪腐問題,卻沒有做出更深入的挖掘,只停留在表面的呈現上,讓整個故事顯得缺乏動機。而羅莎媽媽一家人的角色也不夠立體鮮明,除了前面提到羅莎本人刻畫太淡之外,三個孩子的形象也都過於單薄,我個人相當喜歡的籌錢過程其實有更多值得鋪展的細節,可惜最後卻都是點到為止。片末的部分即使有女主角和魚蛋的精采發揮,對著另一個攤販家庭的凝望卻太直白簡單,收尾收得有些讓人失望。
   
但與同樣描述底層生活與體系問題的金棕櫚大獎得主《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相比,我還是更偏好《私法拘留》這種粗糙充滿毛邊的力道感,縱然故事戲劇化卻一點都不煽情,不走善惡比較的路線,也沒有純粹的溫情與關懷,就如兩片其實都有著被逼到走投無路只好去賣身的橋段,但《私法拘留》片中少年臉上的麻木與冷漠,確實就比《我》片中凱蒂的淚水更打動我。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相信在凱西艾佛列克(Casey Affleck)憑本片橫掃整個獎季的男主角獎,並毫無懸念的入圍奧斯卡金像獎之後,大多數觀眾想的應該都是:他到底演得有多好?但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必須真心的讚嘆一句,《海邊的曼徹斯特》絕對不是單靠演員撐起來的一部片,它在整個故事的處理上都非常完美,精準而克制,內斂卻深刻,後座力和催淚度遠比我預期得更強大,難怪除了三項演員個人獎項外,還入圍了最佳影片、導演和原著劇本獎,真的實至名歸。
   
故事描述在波士頓當水電工的李,在哥哥因病過世後,不得已回到老家曼徹斯特,處理後事並照顧姪子派屈克。也因為如此,他被迫必須面對過去的傷痛回憶,那些當初讓他逃離這個城市的苦澀過往,在與派屈克的相處和陪伴下,他能否克服這些陰霾,重新修補那顆支離破碎的心?
   
《海邊的曼徹斯特》其實並不是一部很容易消化的作品,導演兼編劇肯尼斯洛勒根(Kenneth Lonergan)放棄戲劇化的衝突與煽情設計,選擇用不慍不火的手法敘述這個故事。電影步調平緩、節奏溫吞,以大量沒有台詞的畫面和沒有人物的空景來烘托氛圍,冰冷、生硬、乾燥,就像曼徹斯特這個城鎮一樣。整部片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或劇情高潮,就連意外現場都以配樂來蓋過痛哭,取而代之的是平淡如水的日常即景,以及憑藉著角色表演傳達出的內心衝突。雖然適時的會有些趣味玩笑話來調劑,這幽默卻反而更加重了劇情核心的悲傷。


對一般大眾來說或許會覺得這部片有點「悶」,可也正是因為這種悶和平淡,最後堆疊出的情緒張力才更加驚人,由細節處引出的感觸也更加深刻。而平凡的角色設定與大量的生活片段,不但將人物形塑得更加立體有深度,也拉近了與觀眾的內心距離,讓人想起我們人生中或許也曾遇過這樣悲傷得彷彿沒有盡頭的人,讓這個故事不再只是發生在遙遠又陌生的異國小鎮裡,而是就在我們身邊。
   
雖然整部電影圍繞著家庭與親情的主題,談的是失去親人後的自我療癒,但這部卻不是什麼正向溫馨、帶給人力量與希望的勵志片,沒有教導我們怎麼從悲傷中復原,沒有告訴我們什麼是原諒與和解,甚至直到最後也沒有迎來充滿陽光和美好未來的結局。
   
它只是平實安靜的描述一個心如死灰的男人,是怎麼拖著內裡已然空無一物的軀殼過下去的。時間雖然是良藥,但也無法治癒一切,有些深淵就是到死也爬不出來,明天並不會更好,就像李的心,被大火燒得一片荒蕪,乾枯得再也無法生長出任何東西。

   
李的哥哥是溫柔的,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經放棄生活,所以他在生命的最後下了一個賭注,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讓他重新找回活著的意義。但他同時也是殘酷的,因為那張遺囑等於將李從自我放逐中拖了回來,逼迫他正視那個至今仍汩汩冒血的創口。
   
只是有些傷結痂後會漸漸痊癒,但有些過去卻是怎麼都無法和解的,所以李始終帶著那三張相片,即使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拍出正面,觀眾心裡也都明瞭那是誰。所以他在餐桌前一遍遍的告訴派屈克,「我克服不了,我克服不了。」因為比原諒別人更難的,是原諒自己。
   
但即使是曼徹斯特這樣的海邊小鎮,冬天嚴寒,海風凜冽徹骨,連土地都結凍到無法掘墓,春天時還是會有暖陽照耀大地。李即使仍舊跨不過這道坎,在與派屈克相處陪伴的這段時間,還是讓他們彼此都產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讓他願意在自己家裡給派屈克留了一間房。就算心中的冰雪始終無法消融,這一點情感羈絆或許也能讓這個生命中失去亮光的男人,久違的感受到一點溫暖吧。
   
凱西艾佛列克這次確實演得極好,難怪可以包辦幾乎所有男主角獎項,預計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也將是他的囊中之物。他把一個背負著過往傷痛的平凡男子詮釋得入木三分,內斂壓抑卻深刻動人,眼神表情都很平淡,整個人卻散發出濃得化不開的憂傷與疲憊,那種枯槁的氣息彷彿滲透進了每一個鏡頭裡,尤其與回憶段落中那個開朗又愛開玩笑的他一比,兩者差距更讓人感到心碎。

   
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Williams)的戲份雖然比我想像得還要少,但她的演技卻畫龍點睛的在整個故事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場她飾演的前妻與李的對手戲,是這部電影裡最大的高潮,他們即使努力壓抑著,卻還是無法控制情緒的想向對方傾吐,一句話在對方的打斷和自己的焦躁下,怎麼也說不完整,支離破碎得就如他們兩個人的心一樣,卻比任何經典台詞名言佳句都更有力道和餘韻。
   
而飾演姪子派屈克的盧卡斯海吉斯(Lucas Hedges),也憑本片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他在片中面對父親的逝去與生活的巨變,看似調適得極佳,卻會因為冷凍庫裡的雞情緒崩潰,表面上的堅強與突然席捲而來的悲傷,他詮釋得非常到位。我尤其難忘他在李的房間裡看到那三張照片的表情,沒有說一句話卻相當有層次的表現出了那種複雜的情緒變化。
   
最後特別想提一下全片中我最印象深刻也最難忘的,是凱西艾佛列克飾演的李試圖開槍自盡時的那一幕,雖然是顆極短的鏡頭,但那一瞬間凱西艾佛列克眼底的空茫,卻讓我打從心底被震撼了。那不只是悲傷而已,是深不見底的絕望,是哀莫大於心死,痛到整個心都空了,只想離開這個世界的決絕。
   
人們常說「連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但在那一秒鐘裡,我從他眼裡卻明白了,他不怕死,他只怕活著。   

#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bytheSea
#凱西艾佛列克 #CaseyAffleck
#蜜雪兒威廉絲 #MichelleWilliams
#盧卡斯海吉斯 #LucasHedges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畢業風暴》(Bacalaureat)


《畢業風暴》(Bacalaureat)

在去年坎城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獎的《畢業風暴》,是羅馬尼亞導演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的最新作品,透過一場為期三天的高中畢業考試,不但呈現了兩代人的觀念差異,家庭關係中的親密與疏離,中年男性面對體制的無力感,更由這樣一個普通家庭的道德難題,牽扯出整個國家社會所面臨的困境,人民的恐懼和絕望。

對台灣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距離一點都不遙遠,裡頭的對白台詞,角色所面臨的兩難掙扎,看在我們眼裡都是萬分的心有戚戚焉。上一代對國家充滿了失望與不信任,父母苦口婆心的希望孩子不要犯自己犯過的錯,對兒女的期望全都寄託在「出國」上,還有死都擺脫不了的人情關係,穆基拍的雖然是羅馬尼亞社會,呈現出來的卻何嘗不是台灣如今的縮影呢?

整部電影以小事件看大格局,劇情架構嚴謹,手法寫實,細節豐富,透過枝微末節建構出角色和社會的狀態。大量的長鏡頭和手持攝影,還有冷色調的畫面,加深了故事壓抑又緊繃的氛圍,導演將這個可以拍得煽情又戲劇化的題材,處理得非常克制而冷靜,留下了許多沒有解釋的謎團,全交由觀眾去思考和填補那些空白。


一再削蘋果的父親,一再被打破的玻璃,一再出現的狗,還有一再響起的電話鈴聲,都是對於角色和社會狀態的暗示。尤其是片中多次響起的電話鈴聲,把觀眾與片中角色都推進了焦慮急躁的情緒裡,不管是擺著不接或是接起電話,勢必都破壞了其中一方的溝通。諷刺的是,這樣一個建立起人際關係的重要工具,最後竟成為了檢察機關在抓關說的證據。

劇情圍繞著一場畢業考試而展開,但這場畢業考試代表的不止是學業檢定,更是這對父女人生路上的重大考驗,在這短短三天裡,他們倆人都經歷了一次關於道德和未來的試煉。重要的到底是結果,還是過程?

父親被迫面對自己一直逃避的各種人際關係,與家人的、與外遇對象的、與那些過去他不屑如今卻不得不主動求助的。人與人的關係是維繫社會運作的基石,但是當這種關係衍生變質成了充滿利益交換的網羅,卻只會將國家拖進腐敗的深淵。而女兒也因為這三天被迫長大,兩難的道德困境,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在最後全取決於她自己的選擇。



【以下有雷】



高知識分子的父親,在當年羅馬尼亞動盪不安時選擇回到國內,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國家變得更好。但這種熱情在經歷多年現實沖刷後,早就被消磨得一點不剩,他對自己的國家從滿懷希望到失望和絕望,曾經懷抱理想的青年,現在也不過只是個在社會體制下隨波逐流,連家庭和外遇對象都搞不定的中年男子罷了。

「我們什麼時候變成敵人了?」

電影裡,男主角曾這樣問著妻子,或許他真正想問的,是我們的人生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過去曾經有的對未來的美好期待,什麼時候都消失無蹤了?

當女兒在考試前夕遭到歹徒襲擊,可能因右手受傷影響成績,導致到英國留學的機會泡湯時。這個唯一願望只有讓女兒離開這個沒有未來的地方,將自己人生中所有後悔與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的父親,即使心裡萬分掙扎,卻還是決心將自己長年來的堅持與自尊拋到腦後,開始動用人情關係來將女兒送上康莊大道。


「我們從小就教導你要誠實,但人生就是這樣。」

一場父親與女兒面對面促膝長談的戲裡,他這樣告訴女兒,他努力想說服女兒在考卷上留下記號,方便閱卷老師開後門放水。他說他也曾經想改變這個國家,但回來這裡到現在他只有後悔,他希望女兒可以不要後悔,他是在為了她好,有時候你做一點壞事是為了能做到更多更光明的事。

電影最後沒有告訴觀眾考試的結果到底是什麼,而是給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女兒沒有走上爸爸給安排好的道路,卻選擇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狠狠打了全天下為孩子煞費苦心的父母一巴掌,告訴他們也該學著放手了,別再將自己的人生寄望在孩子身上,試圖透過孩子達成自己當初沒有成功的理想。

克里斯汀穆基乍看之下是留下一個相對樂觀的結局,這些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不需要再依循老一輩的路數將自己陷於泥沼之中。但那是否就真的代表了未來的光明和希望?女兒沒有倚靠父親的關係,而是選擇用眼淚換來延長考試,博取同情該算是比較安全的不道德,或是打了折扣的道德?在最後這一顆鏡頭裡笑得燦爛的年輕人們,又能懷抱著理想走多遠呢?

#畢業風暴
#Bacalaureat
#Graduation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顛父人生》(Toni Erdmann)


《顛父人生》(Toni Erdmann)
   
自從去年《顛父人生》在坎城影展打破了場刊的最高分紀錄,卻又只拿下一個影評人費比西獎後,我就像大部分觀眾一樣,對於這部電影產生了極高的好奇心。如今作為我2017年第一部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可以說它真的沒有辜負我這幾個月來的期待,我甚至比預期的還要喜歡這部片。
   
整個故事荒誕又精彩絕倫,從一場生日派對展開,最後結束於一場葬禮,劇情看似跳脫了一切規則邏輯,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橫衝直撞,但越看卻越讓人驚嘆於裡頭源源不絕的各種對照和隱喻,外在情節與角色內核的狀態緊密結合又互相呼應,整部電影既是對疲憊人生的報復與宣泄,也暗示了一切歸零之後再重新開始。
   
《顛父人生》是一部內容豐厚到讓人難以下筆評論的電影,從父女關係這個切入點,除了描寫親情與家庭之外,還談到女性在職場上的困境,自我實現的焦慮與空虛,並擴展到社會與階級的層面。導演沒有在片中試圖評斷批判,而是藉著父親和女兒間怪誕的相處模式,以寫實卻又荒謬的手法呈現,並用幽默反諷人生的孤獨與苦澀。
   
近三小時的片長,乍聽之下難免會讓人擔心它是否過於冗長,但看完之後確實覺得好像沒有哪一場戲是可以被刪掉的。而且更神奇的是,即使前段多數的歐式笑點沒有戳中我,我還是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乏味,反而很沉迷於這種抽離又尷尬到有些超現實的氛圍,畢竟它除了像我們在生活中時常經歷的難堪與冷場,也正是電影中絲毫笑不出來的伊內絲、還有全天下兒女在面對父母時的心情寫照。


實在太喜歡《顛父人生》中對於父女親情的描寫,不只是流於表面的衝突和愛,而是更深度的去挖掘那些隱密幽微的牽絆。我一直都覺得父親和女兒間的情感是極其微妙又獨特的存在,是不同於母女或父子的另一種感情。相較於母親和女兒,它更溫厚不犀利;和父親與兒子比,又沒有那麼多期望和壓抑。而這部更是我看過的電影裡,將這種複雜又特殊的情感,拿捏得最精準又讓人深有同感的一部。(我個人很喜歡的另一部父女題材電影是《樹上的父親》(The Tree))
   
身為和伊內絲一樣,有著一位不按牌理出牌性格父親的女兒,電影裡她常出現的莫可奈何,也經常出現在我的心裡。想要盡力照顧著女兒的父親,想要在爸爸面前展現出能耐的女兒,兩個人笨拙的暗中較著勁,不肯在對方面前示弱認輸,更不願意讓對方擔心。愛著對方卻又不能全然理解彼此,逼著自己去包容諒解,卻總會有忍不住要鬧翻的時候。不管是在樓上看著父親離開、睡過頭時明知不該還是忍不住對父親發脾氣、或是那通想關心又覺得尷尬的電話留言,都太讓同樣身為女兒的我心有戚戚焉了。
   
在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慢熱鋪陳後,尾段的幾場戲是全片的最大高潮,前頭瑣碎的片段突然串連起了驚人的力度,情緒的堆疊都在最後這十幾分鐘達到了頂點,不管是狂笑還是落淚,大喜接著大悲,都釋放出了強大的能量。
   
   
【以下有雷】


   
伊內絲一首《The Greatest Love Of All》,終於讓人窺見了她內心的一角,卻也撕裂了一直以來對父親的包容和遷就,無法容忍脆弱和渴望被看見的她轉頭就走,徒留樓梯間頹喪著彷彿投降了的父親。
   
而接下來的裸體派對,除了是全片喜劇橋段的最高潮,讓觀眾個個捧腹大笑外,衣裝與裸身也帶出了各種喻意,更進一步象徵了伊內絲終於從壓抑中解放。這裡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伊內絲看到全裸前來的助理後,本來已經穿上浴袍的她再度脫下衣物,或許那位單純又充滿熱忱的女孩,讓她又燃起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吧。
   
之後在公園的那一個擁抱,對我個人而言,就像一根針戳破了氣球那樣,淚腺瞬間就爆發了。明明前面從來沒有想哭過,可是情緒卻在那一秒內毫無預兆的席捲而來,伴隨著前面兩個多小時的積累,還有剛剛才經歷過的狂笑,反彈回來的後座力實在驚人,千言萬語在什麼都沒有說裡說出來了。

   
至於片末伊內絲和父親的最後一場戲,我本來覺得稍嫌可惜,收尾竟然流於老套又俗氣的和心靈雞湯,但看了導演對最後一幕的解釋,又覺得可以理解為什麼要加上這場戲了。導演說人有時候就只是在發呆,什麼都沒有想,這時的他是最真實的自己,什麼角色都不是。
   
一直扮演著各種角色遊走在眾人間的伊內絲,和為了讓女兒褪下偽裝而假裝是「東尼厄德曼」的父親,在經歷了那場看似是和解與畫下句點的擁抱後,卻要到這最後一顆鏡頭時,這個什麼都沒有想的伊內絲才是真的做回了自己,沒有任何標籤沒有任何角色,不是女兒不是女人不是上司不是下屬,她只是她自己。
   
就連本來以為是父女間的和解,現在想想,或許也只是和自己的和解罷了,我戴上了牙齒,父親開心的走開了,然後我吐出了牙齒。我只是接受了與那樣的矛盾共存下去。
   
全片沒有任何配樂,片尾跑字幕時卻響起了The Cure的《Plainsong》,真是完美的句點。
   
“It's just the way I smile.” You said.
   
#顛父人生
#ToniErdmann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我們有時候需要背後的風來推我們一把。」

看到片中的人物講出這句台詞,忍不住想起肯洛區(Ken Loach)十年前拍攝的《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和《我是布萊克》同樣拿下坎城的金棕櫚獎大獎,但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卻是大不相同。可以理解去年坎城時,媒體與影評對本片的失望之情從何而來了。

這是一部拍得不錯的電影,但也就是中規中矩、維持肯洛區平常的水準罷了,故事雖然感動人,可是卻沒有太強的後座力和更引人深思的角度。同樣題材拍得比它更好的不是沒有,如果抱著對肯洛區和金棕櫚的過高期待去看,可能會跟我一樣失落。不過若是不那麼常接觸這類型的題材,挑這部來看倒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它還是很平易近人、溫情與批判兼具的。

對社會公義和底層人物的關懷,一向是肯洛區最擅長的題材,這回他將鏡頭對準社會體制下求助無門的勞工階層,藉由無法工作的老木匠和獨自扶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控訴政府福利制度和官僚體系的荒謬與陳腐,確實成功的引發了觀眾的共鳴與同情,也讓更多人看見了這個議題。

但觀眾的同情,絕大部分卻是因為這部電影呈現的手法,將主線建立在布萊克的視角上,加深了觀者對主角的認同和對政府公部門的不滿。那些共鳴並不見得是真正體悟到了社會體制下勞工的困境,更多的可能只是因為當下情緒的渲染。若是換了角度,當我們身為公務人員或在場等待的民眾,能真的以同理心去對待布萊克的人有多少呢?真的不會覺得他很煩、覺得他就是個在鬧場和找麻煩的老人嗎?
   

劇情過度著重在對政府機構和社會現況的控訴上,放大了主角們的無奈境況,卻讓其他面向的角色刻劃不夠深刻,顯得有些片面和單薄,我們只能看見布萊克的善良和正義,但他難道沒有其他性格?配角身上的善惡二分法也太過明顯和扁平,不是好人很好,就是壞人很不近人情,一點人性的轉圜空間都沒有,不免讓人覺得那些冷酷又機械化的公務人員,是為了襯托布萊克的英雄定位才被故意強調的。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部電影過於專注在談政府福利制度的僵化和缺失,卻忽略了對角色人性的描寫。這也導致我看完這部片,總覺得有種只是在看電視上那些可憐的社會新聞的感覺。雖然看的時候會感覺憤怒不平,但因為實在看不到太多角色的內心掙扎,所以真的無法打從心底喜愛這樣一個角度單一的故事啊。

只是肯洛區畢竟是肯洛區,敘事功力底子仍在,對於角色的挖掘雖不夠深入,可還是有其動人之處,有幾段戲拍得依舊讓人眼睛一亮,比如必須拒絕工作機會的布萊克,按照規則行事卻造成自己人格被誤解,就滿是對福利制度的諷刺。而吃罐頭和偷東西的凱蒂,這兩段戲也讓人看得非常動容。倒是結尾我沒有太大感觸,總覺得有些俗套了,當下看到會覺得很感動,但卻沒有太多思考空間。

對我來說,《我是布萊克》和去年在香港金像獎得到最佳影片的《十年》是走同一個路線的。拍攝電影的意圖和動機非常明顯,就是為了喚醒社會的關注,為了讓政府看見,它們代表的社會意義是遠大於電影本身的藝術成就的。

到八十歲了還能如此堅持自己路線,不放棄為人道議題發聲的肯洛區固然很了不起,值得敬佩也值得鼓勵。但對於坎城把金棕櫚頒給《我是布萊克》,我還是覺得其他電影有些可惜了。   

#我是布萊克
#IDanielBlake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別叫我兒子》(Don't Call Me Son)


《別叫我兒子》(Don't Call Me Son)
   
十七歲的皮耶正處於探索身體與認同的年紀,私下會穿女裝擦口紅,約會對象有男有女。他和母親與妹妹過著平凡和樂的生活,有一天卻突然被警察告知,他其實是被「媽媽」從醫院偷抱走的。當養母進了監獄,尚未成年的皮耶只能和尋找他多年的親生父母一起生活,但躁動不安又迷惘壓抑的青春靈魂,該如何面對那些過度的關愛與期待?
   
「他們找了你十七年。」
「我已經有家人了。」
   
片長不到九十分鐘,巴西導演安娜慕依拉緹(Anna Muylaert)卻成功在這有限的篇幅裡,述說了一個由不同層面與角度,對傳統觀念裡的「愛」發出挑戰與抗爭的故事。不管是對於家庭組成的探討,血緣之愛或養育之恩孰輕孰重,或是性傾向與情慾的多元流動,對自我身體的掌控和認同,都徹底打破了世俗對婚家神話的想像。
   
這個故事同時融合了多種元素與議題,不是只探討親生養育或青少年自我探索的其中一個面向,而是讓這兩者交錯並行,讓自我認同與親子關係同場激盪碰撞,塑造出更有說服力的角色,也丟出更犀利卻更難解的問題。電影裡安排的各種雙重對比,也讓故事顯得更加豐富有層次,兩個家庭與兩個兒子間的差異,由同一位女演員丹妮爾拉奈佛西(Daniela Nefussi)飾演養母與生母兩個角色的設計,都相當令人玩味。

   
安娜慕依拉緹的編導功力再次讓人刮目相看,逐步鋪陳加深皮耶心裡的徬徨躁動,來自親生父母的過度關心,只能壓抑在心中的真實自我,以及隨之而來的爆發與抗拒。在這樣處處都是衝突的故事裡,導演沒有將它拍成狗血大雜燴,而是簡練的將爭執濃縮進倒數幾場戲裡,充滿張力卻又點到為止。
   
有好幾場戲編排得實在高明,對白台詞也是寫得極傷人又極動人,家族聚會中始終背對鏡頭像個外人的皮耶,面對本名「菲利浦」始終面露尷尬的皮耶,在保齡球場說出「我不是自願被偷走兩次」的皮耶,都讓觀眾的心緒忍不住為之一震。
   
我尤其喜愛這部電影的最後一幕,畫面上是唯有血緣相繫、實際上對彼此毫無理解的兄弟相互依偎著,但皮耶正在進行的動作卻是透過網路尋找那個沒有血緣關係、卻有著手足牽絆的妹妹,兩者形成的強烈對比,讓結尾更加充滿餘韻與力道。
   
到底什麼是愛?什麼是親情?什麼才是家人?
   
或許就像結尾這一幕暗示的,能互相理解、包容對方的一切,能接納並愛著那些不同,才是真正的家人,跟有沒有血緣關係、相處的時間長或短一點關係都沒有。
   
#別叫我兒子
#DontCallMeSon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2016年度我的十大愛片


一年的最後一天,按照慣例就是要來個年度十大我的最愛片單。

今年包括老片新片院線片影展片,總共看了260部電影,再外加奇士勞斯基的《十誡》(不知道這該算一部、五部還是十部?就用外加的吧)。

(今年的電影觀看清單:https://goo.gl/vXDQ5Y

光從下面選出來的十大愛片來看,我今年特別情有獨鍾女性主義電影啊,另外同志電影和談論喪親之痛題材的故事也各有兩片。還有一點很有趣的是,今年上榜的亞洲電影和去年一樣是五片,但日本電影可謂大獲全勝,去年獨佔三席的中國電影反而徹底慘敗掛零,韓國與台灣則各有一片代表。

然後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可是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根本是挑片王啊,他主演的片已經連續三年都有進入我的最愛榜單裡啦,去年是《槍響前決定愛不愛你》 (Slow West) ,再前一年是《法蘭克》 (Frank),真期待明年法鯊又會交出什麼好作品 。

和爛片排行榜不一樣,我的最愛片單只評今年上映的新片,除了院線片外也包括在影展看的片子,但不算非本年度的電影和老片的部分。

以下片單完全依個人喜好所選,非常主觀。不一定是最好看最厲害的片,但卻都是我今年最喜歡的電影。

如果你覺得我竟然漏了哪部你今年特別愛的片,麻煩告訴我,我開春立刻補進度。

排列順序是按照觀影時間,無分名次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