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畢業風暴》(Bacalaureat)


《畢業風暴》(Bacalaureat)

在去年坎城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獎的《畢業風暴》,是羅馬尼亞導演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的最新作品,透過一場為期三天的高中畢業考試,不但呈現了兩代人的觀念差異,家庭關係中的親密與疏離,中年男性面對體制的無力感,更由這樣一個普通家庭的道德難題,牽扯出整個國家社會所面臨的困境,人民的恐懼和絕望。

對台灣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距離一點都不遙遠,裡頭的對白台詞,角色所面臨的兩難掙扎,看在我們眼裡都是萬分的心有戚戚焉。上一代對國家充滿了失望與不信任,父母苦口婆心的希望孩子不要犯自己犯過的錯,對兒女的期望全都寄託在「出國」上,還有死都擺脫不了的人情關係,穆基拍的雖然是羅馬尼亞社會,呈現出來的卻何嘗不是台灣如今的縮影呢?

整部電影以小事件看大格局,劇情架構嚴謹,手法寫實,細節豐富,透過枝微末節建構出角色和社會的狀態。大量的長鏡頭和手持攝影,還有冷色調的畫面,加深了故事壓抑又緊繃的氛圍,導演將這個可以拍得煽情又戲劇化的題材,處理得非常克制而冷靜,留下了許多沒有解釋的謎團,全交由觀眾去思考和填補那些空白。


一再削蘋果的父親,一再被打破的玻璃,一再出現的狗,還有一再響起的電話鈴聲,都是對於角色和社會狀態的暗示。尤其是片中多次響起的電話鈴聲,把觀眾與片中角色都推進了焦慮急躁的情緒裡,不管是擺著不接或是接起電話,勢必都破壞了其中一方的溝通。諷刺的是,這樣一個建立起人際關係的重要工具,最後竟成為了檢察機關在抓關說的證據。

劇情圍繞著一場畢業考試而展開,但這場畢業考試代表的不止是學業檢定,更是這對父女人生路上的重大考驗,在這短短三天裡,他們倆人都經歷了一次關於道德和未來的試煉。重要的到底是結果,還是過程?

父親被迫面對自己一直逃避的各種人際關係,與家人的、與外遇對象的、與那些過去他不屑如今卻不得不主動求助的。人與人的關係是維繫社會運作的基石,但是當這種關係衍生變質成了充滿利益交換的網羅,卻只會將國家拖進腐敗的深淵。而女兒也因為這三天被迫長大,兩難的道德困境,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在最後全取決於她自己的選擇。



【以下有雷】



高知識分子的父親,在當年羅馬尼亞動盪不安時選擇回到國內,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國家變得更好。但這種熱情在經歷多年現實沖刷後,早就被消磨得一點不剩,他對自己的國家從滿懷希望到失望和絕望,曾經懷抱理想的青年,現在也不過只是個在社會體制下隨波逐流,連家庭和外遇對象都搞不定的中年男子罷了。

「我們什麼時候變成敵人了?」

電影裡,男主角曾這樣問著妻子,或許他真正想問的,是我們的人生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過去曾經有的對未來的美好期待,什麼時候都消失無蹤了?

當女兒在考試前夕遭到歹徒襲擊,可能因右手受傷影響成績,導致到英國留學的機會泡湯時。這個唯一願望只有讓女兒離開這個沒有未來的地方,將自己人生中所有後悔與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的父親,即使心裡萬分掙扎,卻還是決心將自己長年來的堅持與自尊拋到腦後,開始動用人情關係來將女兒送上康莊大道。


「我們從小就教導你要誠實,但人生就是這樣。」

一場父親與女兒面對面促膝長談的戲裡,他這樣告訴女兒,他努力想說服女兒在考卷上留下記號,方便閱卷老師開後門放水。他說他也曾經想改變這個國家,但回來這裡到現在他只有後悔,他希望女兒可以不要後悔,他是在為了她好,有時候你做一點壞事是為了能做到更多更光明的事。

電影最後沒有告訴觀眾考試的結果到底是什麼,而是給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女兒沒有走上爸爸給安排好的道路,卻選擇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狠狠打了全天下為孩子煞費苦心的父母一巴掌,告訴他們也該學著放手了,別再將自己的人生寄望在孩子身上,試圖透過孩子達成自己當初沒有成功的理想。

克里斯汀穆基乍看之下是留下一個相對樂觀的結局,這些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不需要再依循老一輩的路數將自己陷於泥沼之中。但那是否就真的代表了未來的光明和希望?女兒沒有倚靠父親的關係,而是選擇用眼淚換來延長考試,博取同情該算是比較安全的不道德,或是打了折扣的道德?在最後這一顆鏡頭裡笑得燦爛的年輕人們,又能懷抱著理想走多遠呢?

#畢業風暴
#Bacalaureat
#Gradu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