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最愛的一部院線片。很久沒有在電影院裡哭這麼慘了,但《神奇大隊長》卻出乎意料的讓我到了淚如雨下的地步,忘記帶衛生紙的結果是我最後兩隻袖口都濕透了。
電影前半部的山中生活,美好夢幻得讓人嘆為觀止,對現代物質社會深惡痛絕的男主角班,帶領著六個孩子,在森林深處過著烏托邦式的自給自足生活,他們親自種植與獵捕食物,每天勤於鍛鍊體魄,學習格鬥技術和求生技能,並大量閱讀書籍,從中汲取包括人文社會和物理科學等各種知識,培養出獨立思考和辯證的能力。
電影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捕捉,對整個場景空間的設計和色彩運用,以及強調孩子們的豐富學識與強健體能,在鏡頭前堆砌出烏托邦生活的鮮活燦爛之處,彷彿一場精心安排的真人秀,試圖將「這種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想法包裝並灌輸給觀者。但這樣刻意鋪陳的手法,卻是慢慢的讓觀眾產生一種踩不到實處的感覺,忍不住質疑起這樣毫無缺點的完美生活。
他們被決定要享受山中的烏托邦理想生活,他們被決定要回到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大人在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彼此為了價值觀而角力爭吵時,卻從來沒有問過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因為如此,當他們那樣興高采烈又真摯無比的說出自己的願望時,那種最純粹透明的嚮往,讓故事的後座力更強了一百萬倍。孩子們在乎的從來不是住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像吃飯吃什麼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跟誰一起吃,他們心裡真正在意的也不過只是家人,他們只希望可以和父親一直待在一起。
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的成長是開始學會自己做決定,不再只一味的接受大人的觀點,而是明白自己也能夠選擇並爭取他們想要的生活。透過這一趟前往現實世界的旅程,成長的更不只有這些孩子,也包括了他們的「神奇大隊長」父親。孩子將長年學習到的知識,如何不隨波逐流的獨立思考,答案如何在辯證中越加清晰,回過頭來實踐在爸爸身上,也為父親上了一課──即使這樣的成長相較於孩子們顯得更為憂傷和惆悵,但與這個世界妥協,或許正是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一堂課吧。
一定要提的一件事,是由Alex Somers操刀的配樂真的太讚了,身為Sigur Rós的地下成員,他讓整部電影既帶有冰島樂團風格的輕盈空靈,卻又流露出與故事呼應的溫暖與純真,和劇情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並讓觀眾更加融入電影氛圍中。這絕對是必收的一張電影原聲帶啊。
而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在本片中細膩詮釋出一個複雜又掙扎的父親角色,真的不負今年奧斯卡影帝提名,那一群孩子也個個都是戲精,演得都太好太好太好了。最後靜謐而和樂的早晨餐桌,若有所思凝望著虛空的班,再搭上片尾字幕響起的I Shall Be Released,那在現實與理想間做出的妥協,將人生的無力與迷惘推展到了極致,留下了一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大哉問,也再次逼出觀眾的眼淚,這音樂運用配上結尾只能說真是沒有得挑剔了。
#神奇大隊長
#CaptainFantastic
而就在此時,由於母親的離世,一家七口為了參加喪禮,不得不暫時離開山中桃花源,踏入原本嗤之以鼻的現實世界。伴隨著觀眾逐漸滋生出的揣揣不安,正展開一場與不同價值觀碰撞激盪冒險的他們,開始對這樣的生活有了不滿和懷疑,看似零缺陷的烏托邦生活,背後的那些陰影也隨之被展露在觀眾眼前。
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他們,在面對猛獸或從事攀岩等高危險活動時,真可以每次都平安的全身而退嗎?對社會的認識只來自於父親和書本,除了家人幾乎不與外人接觸,他們知道該如何與別人相處嗎?即使對世界保持著善良與純真是好事,但以後又會不會因為他人的惡意而受到更大的傷害?就如同大兒子阿波說的,除了知識,他們其實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
電影的後半部討論的,正是他們在進入現實社會中,產生的格格不入和不適應,長久以來接受的價值觀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挑戰,對未來也出現了新的想法和渴望。孩子們與父親的想法開始有了分歧,再加上對這種生活模式抱持反對態度的祖父出現,更促使這樣的拉扯越演越烈。但當情勢看似全然倒向現實生活那一方時,故事的選擇權卻重新回到了那些孩子的手上。
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他們,在面對猛獸或從事攀岩等高危險活動時,真可以每次都平安的全身而退嗎?對社會的認識只來自於父親和書本,除了家人幾乎不與外人接觸,他們知道該如何與別人相處嗎?即使對世界保持著善良與純真是好事,但以後又會不會因為他人的惡意而受到更大的傷害?就如同大兒子阿波說的,除了知識,他們其實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
電影的後半部討論的,正是他們在進入現實社會中,產生的格格不入和不適應,長久以來接受的價值觀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挑戰,對未來也出現了新的想法和渴望。孩子們與父親的想法開始有了分歧,再加上對這種生活模式抱持反對態度的祖父出現,更促使這樣的拉扯越演越烈。但當情勢看似全然倒向現實生活那一方時,故事的選擇權卻重新回到了那些孩子的手上。
「我們用行為定義自己,而非言語。」
言語大概也無法形容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本以為要用親情來包裝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論戰,刺激觀眾對於體制和理想的反思,探討遠離文明這一項永恆命題。但看到最後的溫馨結局時,我卻突然意識到,這兩者或許根本是反過來的,烏托邦才是用來襯托家庭這項核心主旨的元素,透過兩種極端的生活方式,談的不只是另一種不同於尋常的教育理念,更突顯出彼此為了愛而學習妥協──與社會妥協,與家人妥協,與自己的人生妥協。
已經忘了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落淚,但當一直以來只能隨著大人們的決定而擺盪的孩子們,第一次做出自己的選擇時,當Sweet Child O' Mine的歌聲落下時,我在位子上簡直是崩潰大哭。在這一場公路冒險中,其實我心裡最在乎的才不是關於文明的思索這些鬼東西,而是永遠必須因為大人說「為你好」就被迫接受的孩子們。
言語大概也無法形容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本以為要用親情來包裝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論戰,刺激觀眾對於體制和理想的反思,探討遠離文明這一項永恆命題。但看到最後的溫馨結局時,我卻突然意識到,這兩者或許根本是反過來的,烏托邦才是用來襯托家庭這項核心主旨的元素,透過兩種極端的生活方式,談的不只是另一種不同於尋常的教育理念,更突顯出彼此為了愛而學習妥協──與社會妥協,與家人妥協,與自己的人生妥協。
已經忘了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落淚,但當一直以來只能隨著大人們的決定而擺盪的孩子們,第一次做出自己的選擇時,當Sweet Child O' Mine的歌聲落下時,我在位子上簡直是崩潰大哭。在這一場公路冒險中,其實我心裡最在乎的才不是關於文明的思索這些鬼東西,而是永遠必須因為大人說「為你好」就被迫接受的孩子們。
他們被決定要享受山中的烏托邦理想生活,他們被決定要回到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大人在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彼此為了價值觀而角力爭吵時,卻從來沒有問過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因為如此,當他們那樣興高采烈又真摯無比的說出自己的願望時,那種最純粹透明的嚮往,讓故事的後座力更強了一百萬倍。孩子們在乎的從來不是住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像吃飯吃什麼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跟誰一起吃,他們心裡真正在意的也不過只是家人,他們只希望可以和父親一直待在一起。
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的成長是開始學會自己做決定,不再只一味的接受大人的觀點,而是明白自己也能夠選擇並爭取他們想要的生活。透過這一趟前往現實世界的旅程,成長的更不只有這些孩子,也包括了他們的「神奇大隊長」父親。孩子將長年學習到的知識,如何不隨波逐流的獨立思考,答案如何在辯證中越加清晰,回過頭來實踐在爸爸身上,也為父親上了一課──即使這樣的成長相較於孩子們顯得更為憂傷和惆悵,但與這個世界妥協,或許正是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一堂課吧。
一定要提的一件事,是由Alex Somers操刀的配樂真的太讚了,身為Sigur Rós的地下成員,他讓整部電影既帶有冰島樂團風格的輕盈空靈,卻又流露出與故事呼應的溫暖與純真,和劇情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並讓觀眾更加融入電影氛圍中。這絕對是必收的一張電影原聲帶啊。
而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在本片中細膩詮釋出一個複雜又掙扎的父親角色,真的不負今年奧斯卡影帝提名,那一群孩子也個個都是戲精,演得都太好太好太好了。最後靜謐而和樂的早晨餐桌,若有所思凝望著虛空的班,再搭上片尾字幕響起的I Shall Be Released,那在現實與理想間做出的妥協,將人生的無力與迷惘推展到了極致,留下了一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大哉問,也再次逼出觀眾的眼淚,這音樂運用配上結尾只能說真是沒有得挑剔了。
#神奇大隊長
#CaptainFantasti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