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部電影在台灣上映時有一些關於語言上的爭議,但幸好Friday影音上兩個版本都放了,我也就很幸運的得以享受到粵語版。
好看當然還是好看的,許鞍華畢竟還是許鞍華,即使是抗戰主旋律題材加上合拍片,她仍然讓觀眾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不同於以往的想像,還是把《明月幾時有》拍成了一部其他人拍不出來的電影。
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沒有磅礡的大場面,沒有生死相許的愛情,也不過份的歌功頌德,重點仍然是那些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還有許鞍華一貫拿手的,對日常生活的寫實描摹,透過細節形塑起的角色性格,和一貫克制卻細膩的處理。比如那場既濃縮了整個時局又充分表達庶民文化的婚慶戲,就是完完全全的許鞍華風格啊。
葉德嫻與周迅的母女情無疑是全片最大亮點,真實而動人。尤其葉德嫻演這種平凡母親根本信手拈來,太好看了。周迅這回則算是正常發揮,不特別出色但仍有一定水準,畢竟這種聰敏勇敢的女子她也演過很多次了。非常非常喜歡她在山林小路上猛地蹲下流淚的那場戲,拍得太太太好了。
彭于晏和霍建華,不得不說當初聽聞選角名單時就有點失望,但就結果來看倒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差,彭于晏的角色本身很討喜也很適合他,霍建華表現得也還算勉勉強強,只是如果給其他人演,錦榮這個角色應該會顯得更有血有肉更讓人印象深刻。
在梁家輝這個角色的安排上,雖然沒有《黃金時代》那麼大膽和實驗,可是我還是覺得頗有意思。這個男人的老去和轉變,與最後新舊城景的映襯一般,都是一種對現在香港的凝視吧。
雖然很多評論認為整部片節奏又散又慢,不但看似沒有清晰的主線,更有許多交代不完整的角色。但我卻覺得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置入這些模糊而匆匆掠過的面孔,反而很能體現出當時氛圍。
聽起來也許很像在幫許鞍華狡辯,但以這種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沒有前因也不一定有後果,他們只是恰巧在這個時刻與這個故事交會的感覺,映襯出那些在時代洪流下,雖然平凡且轉瞬即逝,卻也真正存在過做了些什麼的人們。我覺得這樣的交代不清並不算是一種缺點呢。
#明月幾時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